首页 > 乡村振兴 正文

蔬菜病毒病识别与防治措施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2012-10-16 

  史娟      教授      宁夏大学

  2012年10月16日
  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专性活细胞寄生物,只能依靠寄主细胞完成后代繁殖。而在细胞外以无生命的大分子状态存在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植物病毒的危害及作用
  病毒引起的病害在数量上占植物病害的第二位。由植物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植物有:禾本科、茄科、豆科、十字花科和葫芦科等。引起毁灭性的植物病毒病有。
  生产上危害较大的蔬菜病毒有: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马铃薯病毒病、玉米矮花叶病等。番茄蕨叶病毒病,辣椒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脉坏死病毒病等。
  病毒的发现
  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传播方式?
  一种靠生物介体传播也就是昆虫。主要是刺吸类昆虫。蚜虫、飞虱、介壳虫、螨类等
  第二种是嫁接、农事操作、无性繁殖材料等非生物介体。
  生产中应采取“切断毒链、治虫防病、治菜苗保成株、治前期保后期”综合防治策略。抓住苗期和初果期等(天气是关键)关键环节,实施科学防控。
  有哪些症状?
  病毒病害在症状表现上多为系统发病,表现为变色、畸形少数引起坏死、腐烂,萎蔫极少发生。
  变色:花叶、黄化 。
  坏死 :也称作枯斑反应,如TMV侵染心叶烟表现为坏死枯斑,马铃薯Y病毒的某些株系侵染烟草可产生脉坏死。
  畸形:抑制型:矮化 、卷叶、皱叶、蕨叶 。
  刺激型:丛生、肿瘤 。
  有时非常容易与生理性病害、激素类药剂中毒相混淆。生产中应注意。
  如果实出现的筋腐病、2,4-D、丰产素浓度过高引起蕨叶等不同的就是病毒病害具有传染性,田间表现为数量增多,发病面积不断扩大,随虫害的增加而增加。发生的与季节有关。
  咋办?
  首先认识病毒病害
  第二是了解传播方式,并切断传播方式
  第三是结合栽培消除发病条件,改变栽培环境,创造适宜于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
  第四是及时听天气预报,指导病虫害防治早知道。
  第五就是化学防治。采用药剂灌根和叶面喷洒药剂相结合、杀虫、治虫。降低虫口密度。减少病毒的感染。减少病毒病害的发生。
  夏季高温干旱,蔬菜病毒病进入高发期,尤以露地蔬菜发生普遍、程度也较重。常见症状包括叶片花叶、条斑、皱缩,果实畸形,植株矮化、丛生等。防治蔬菜病毒病要做好以下几点:
  种子处理。种子带菌是作物病毒病重要来源,如种子带菌,作物苗期即会发病受害,对产量影响极大。因此播种前要注意做好种子处理。可在播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20分钟,以钝化种子上的病菌活力。
  苗期管理。加强蔬菜苗期管理是预防病毒病的关键。
  一是要注意采取防虫措施,例如定期使用杀虫剂及银灰薄膜避蚜等,减少害虫传毒机会。
  二是适当采取遮阴措施,如使用遮阳网等进行遮阴,以避免苗高温。         
  化学防治。在蔬菜病毒病发生始期,喷施防治病毒类的药剂,可选择83增抗剂、病毒A、病毒必克、吗啉胍类植物抗病毒剂防治。成株期蔬菜应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壮株,以提高植株抗逆、抗病能力。         
  防治病毒病害的几个基本关键期
  (1)抓住秧定植苗期这一关键环节,把住前期危害传毒关。
  缓苗后的一个阶段,要结合天气条件,根据蚜虫、飞虱、粉虱等虫情监测情况,酌情施药防治媒介昆虫,菜田附近之杂草亦必须同时施药。菜苗移栽前3~5天,喷施“送嫁药”,预防飞虱传毒。药剂宜选击倒快、杀伤力强、高效低毒的药剂,可选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6-20克/亩(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克/亩)加48%毒死蜱乳油80毫升/亩加入3%植物激活蛋白30克/亩(或2%宁南霉素水剂200ml/亩或5%盐酸吗啉胍可溶粉剂80-100克/亩等抗病毒药剂)及叶面肥。
  抓住初花期至初果期这一关键环节。
  (2)抓好初果期防治,把好再次传毒关。
  进入初花和初果期,各用药一次,亩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克/亩加48%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亩,或10%醚菊酯悬浮剂10~20毫升/亩,加入3%植物激活蛋白30克/亩(或2%宁南霉素水剂200ml/亩或5%盐酸吗啉胍可溶粉剂80-100克/亩等抗病毒药剂)及叶面肥对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
  病毒在蔬菜体内是以复制的方法繁衍自己的。不以孢子、菌丝等方式繁殖。所以病毒病有病状无病症,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病原物的。
  病毒有隐病现象。已经受到病毒侵染的蔬菜可以显示一种或数种症状,但随着条件的改变,也可以使症状隐去不表现。但处在隐形状态的植株体内的病毒还大量存在,传播的特点也不会改变,但蔬菜病毒处于隐形状态时受的危害较轻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识别及防治
  该病毒为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属于双生病毒科 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因该属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只能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又被称为粉虱传双生病毒,是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植物DNA 病毒,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烟草、番茄、南瓜、木薯、棉花等重要经济作物上造成毁灭性危害。我国北京、河北等地区有发生,我区尚未见具体报道,广大种植户应高度防范。
  症状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以发病。当前发病症状多是在生长旺期的番茄,感染病毒病的番茄仅上部和新捎叶片以及新芽表现症状。染病番茄结果数量少,果实小。典型症状为叶片和新捎出现皱褶,并向上卷曲,颜色变浅,叶片增厚叶脉至叶片边缘黄花,叶背面叶脉常显紫色,新捎不伸展。
  病毒为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简称TYLCV或TY病毒,是番茄上的一种最具毁灭性的番茄病毒病,发病率100%。
  传播途径:该病毒主要由B型烟粉虱(银叶粉虱)进行持久传毒。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若虫和成虫均可刺吸植物汁液,受害叶褪绿萎蔫。
  发病条件
  1.有利于烟粉虱生活的气候条件均可造成该病的爆发:如晚秋不凉,暖冬,以及春天气温回升早,
  2.有利于烟粉虱等害虫越冬和繁殖及危害传毒。也就是凡是有利于烟粉虱存活、生长的气候条件,均可造成病毒病的爆发。B型烟粉虱虫口数量增长快且传毒能力强,是导致近年来烟粉虱暴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3.施肥方面: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播种过密,株行间郁闭,加速该病的扩展。  
  4. 多年重茬、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田块。
  综合防控技术
  根据TY病毒的特点以及诱发因素,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控制策略应以药物控制烟粉虱虫口数量和密度,控制粉虱的为害,,切断传播途径,以减少叶片感染率;叶片喷洒抗病毒剂,控制病毒在番茄植株体内的扩展。增施P、K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
  穴施吡虫啉颗粒剂:每株番茄穴施10-15粒,控制烟粉虱上番茄为害,减少叶片染病 。
  叶面喷雾,控制烟粉虱数量:采用以吡虫啉为主要成分的杀虫剂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降低虫口密度,为了提高防治效果,药剂中加入有机硅等助剂。如1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1500倍液;或20%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喷施防治烟粉虱成虫;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若虫。也可以采用烟雾剂熏蒸。
  悬挂粘虫色胶板诱杀烟粉虱,减少传毒媒介,在番茄植株顶端10-15厘米处悬挂黄板诱杀烟粉虱,亩悬挂35块粘杀黄板。
  如果棚室中发现零星病株则应立即拔除,如果以做2盘果以上可以用剪刀将中上部枝条剪断带出棚外处理;
  全株喷洒抗病毒剂:康润Ⅰ号(有效成分为盐酸吗啉胍(10%、)和乙酸铜(10%)复配剂)+盛之丰(植物酶激活剂,一袋(10mg)兑一喷雾器水(15公斤))叶面喷施作物发病初期稀释药剂500~600倍叶面喷雾,全部生长期施用2~3次或视病情而定。间隔7~10天。富二代(《黄化曲叶病毒病专用》每亩75-100g/亩,叶面喷雾。可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
  科学管理,配方施肥,尤其是膨大期的番茄应防止果实发生生理性脱肥。减少植株染病机会。有条件的可以使用使用防虫网,以阻挡烟粉虱。采用50目以上防虫网隔离,大棚放风口处设50-60目防虫网隔离。 
  注意: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亩用量,药量小及喷施不均匀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易于激素中毒混淆
  (一)可能和其它含激素的叶面肥或普通抗病毒病的药剂混用或交替使用了,喷花时激素浓度过大。(二)可能是药量小,喷施不均匀。(三)没有按时用药
  治疗黄化曲叶病毒病应该注意的问题:
  1、 灌根效果比冲施效果好,灌根剂1瓶500毫升灌2000-2500株最好,用注射器抽灌根剂6-7毫升兑30斤水灌30株,冲施亩用2-3瓶。
  2、 喷施黄化曲叶病毒灵或疫苗最好不要在高温时进行,早晚施药效果最佳,配药时最好2次稀释,上下要喷均匀,一般开花前亩用30-45斤水,开花后1亩45-60斤水,1-2穗果时60-75斤水,2-3穗果时90-120斤水,3穗果以上时120-150斤水。1袋药配30斤水。和农用有机硅助剂配合使用效果好。
  3、 边治边发生的原因:(一)可能和其它含激素的叶面肥或普通抗病毒病的药剂混用或交替使用了,喷花时激素浓度过大。(二)可能是药量小,喷施不均匀。(三)没有按时用药。
  防治病毒病首先要防虫说的就是这个理。
  近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连续的阴雨天?
  雨后骤晴?
  忽阴忽晴?